工作评议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监督视窗 > 工作评议

健全管理体制加强队伍建设 努力提升高中教育的竞争力

时间:2014-04-14 09:18:26来源: 作者:

 

  湘乡市人大常委会评议教育工作大会评议材料之三

  

  健全管理体制加强队伍建设

  努力提升高中教育的竞争力

  

  (2013年11月26日)

 

 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、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, 高中教育质量、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的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影响力。现就我市高中教育管理、队伍建设的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:

  一、基本情况

  目前,全市有公办高中2所(一中、东山),公办完全中学2所(二中、四中),民办完全中学3所(树人、育才、涟滨)在校生15181人,四所公办高中共有教职工1112人。

  二、取得的成绩

  1.学校品位不断提升。一中、东山学校被评为省示范性高中,二中被评为省特色实验中学,四中被评为湘潭市示范性高中。

  2.教研教改喜结硕果。一中的“271高效课堂”已显成效;东山学校有多个课题在国家、省获一等奖;二中的特色教育在省内推介,湘潭市物理名师工作室“花落”该校;四中获教育部“教育科研先进单位”。

  3.教学质量逐步提高。高二学考连续三年正考合格率、总评分居湘潭市第一名,高考连续三年一、二批本科上线率高于湘潭市平均水平,自1996年至今每年均有学生考入清华、北大。

  4.艺体科技全面丰收。在省“三独”比赛、湘潭市“艺术百佳”评选中,获奖人数居湘潭之首;东山学校的射击、一中的跆拳道与举重、四中的柔道进入全省先进行列,十一届省运会,我市学生获11金10银8铜的佳绩;东山学校、四中的科技创新享有盛誉,每年都有多件学生作品在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奖,四中被授予“第二批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实验学校”,2012年有14名学生的作品喜获国家专利。

  三、存在的问题

  当前,全市高中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师队伍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,具体表现如下:

  1.布局结构不合理。

 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期,我市高中生源充足,学位紧张,在2002年高峰时期,初中毕业生近24000人。当时,政府、教育部门、学校均没有深入调研,没有正确把握我市人口出生趋势,市直高中借资自主进行了扩建。2008年后,初中毕业生人数急剧下降,每年初中毕业人数维持在8500人左右。因生源锐减,市直四所普高的扩建、扩招,导致了原来的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中先后停办(湘潭县至今还有5所农村高中),所有高中学校全部集中在城区(四中亦可算城区)。农村学生求学成本增加,有的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,在市区租房陪读,学生读高中的费用不亚于读大学,有家长对此戏称:要培养一个人必须牺牲一代人的幸福。其次是每逢节假日、双休日,学生蜂拥而出(民办初中学生也占一部分),城内交通拥堵,存在较大安全隐患。

  四所普高扩招学生和初中毕业生的锐减,导致了一些民办职校相继停办(也有其他原因),一职等职高每年招收的学生不到初中毕业人数的五分之一,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普、职1:1的比例,普高、职高未能协调发展。

  另外,四所普高虽分别创建为省、市示范性高中,但因学校定位不明确,发展未跟上,没有一所“誉满省市、辐射周边”的品牌学校,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。学生舍近求远,优质生源外流湘潭、长沙。特别是一中三中,未经充分论证,仓促合并,虽然做“大”,但未做“强”。

  2.任用机制不科学。

  市直高中虽然推行了教职工全员聘任制,但由于教育局、学校缺少必要的调控、制约手段,对考核不合格甚至严重违规违纪的教师,也无权将其缓聘、调离,更不用说解聘了,全员聘任实际上成了“全部聘任”,不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。

  3.经费保障不到位。

  在四所市直普高自主建设过程中,政府未作有效指导调控,也未足额投入教育经费,相反,还让一中(曾国藩生平研究馆)、东山学校(东山书院)承担了本应由政府建设的一些项目,导致高中学校负债严重。此后再无力进行后续建设,基础设施滞后,与周边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。高中教师绩效工资没有纳入财政预算,也未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,高中学校基本沿用过去的结构工资制(低于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),学校负担加重,福利待遇减少,教师工作积极性也受影响。

  4.教师数量不足。

  按市编办<<关于明确市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>>(湘机编办[2011]28号)文件,四所市直普高核定总编制为1246名。其中:一中503名、东山300名、二中240名、四中203名。

  目前,四校的实际教职工在编人数为1112人。其中:一中471人、东山256人、二中215人、四中170人。

  共缺编134名。其中:一中缺32名、东山缺44名、二中缺25名、四中缺33名。

  严重的缺编,让高中教师超负荷工作(有的教3个班的语文,还要当班主任,从早上5点半管理学生早操到晚上10点半学生就寝均得守在学校,工作时间达17小时),既保证不了教学质量,还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。

  5.人才引进不畅。

  近两来,我市通过5511人才工程,为四所市直普高招聘了20多名大学毕业生。但没有想办法向周边地区引进名优教师,相反,每年我市有不少中青年骨干教师外流。

  在教师招聘录用方面,由人事部门牵头,教育、编制、纪检部门配合,各用人学校无参与的机会,难以选到优秀的教师。按照5511人才工程招聘方案,笔试、面试必须达到规定比例才开考,导致某些学科连续几年定了计划而没有招聘到教师。笔试与面试时间拉得过长,大学毕业生等得过久,吃不了“定心丸”,只好另觅他处。个别机关、部门还随意从学校调出或借调教师。在本来缺编、又难以招进到合适教师的情况下,四所市直普高只好到高校聘在校大四学生代课或聘请代课教师上课。

  6.教师培训不力。

  根据教育发展需要, 应全面规划和适度超前安排高中教师的培训计划。财政要按教职工工资总额1.5%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,教师每五年必须接受一次轮训。但我市本级财政没有安排高中教师培训专项经费。四所市直普高在背负重债、经费紧张的情况下,各校平均每年还是拿出约15万元的资金,用于教师的进修培训与外出学习,仅占教师总数的20%,远远达不到全员培训的要求。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能及时更新,教学水平不能日渐提高,必然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。

  7.福利待遇不高。

  我市没有出台高中阶段绩效工资实施办法,教师绩效工资一直没有落实。除二中因带办初中,同校教师必须待遇一致,比照初中发放了绩效工资外。一中、四中、东山仍沿用10多年前的结构工资制,人均年发结构工资约12000元,远低于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18000元。高中教师无论是工作压力,还是工作任务等,都大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,还要完成因缺编而产生的超工作量,但福利待遇相对较低,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,影响了队伍稳定(仅东山学校,近四年就有42名优秀教师外流)。同时,衍生了高中教师上访问题(有部分高中教师甚至准备不上课静坐),形成影响社会稳定的新的潜在因素。

  8.招生行为不规范。

  四所市直普高为维持运转,只能靠多招学生、收取学杂费来增加学校收入。每到招生时便展开了恶性竞争:互相诋毁、买卖优质生源、抢招他校学生、超计划招生、违规招收控制线以下学生等现象屡屡发生。

  其后果是:群众认为湘乡高中教育不行了(要请、要买学生读书),纷纷将优质生源送往外地;初中学生进入毕业阶段,就不再刻苦学习(有的认为自己成绩较好可“待价选校”;有的认为协议已签,不怕高中不招;有的认为总会有高中学校请他读书);学校经济负担加重(有的学校说每年为招生花费不小于50万元,个别的要花百万元以上);教育质量难有保障(招生人数多、生源质量低)。

  在四所普高违规招生过程中,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也重视不够,没有出台过硬的措施,也没有进行责任追究。

  四、工作建议

  1.明确管理权限。

  教育法规定:教育行政部门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、招聘录用、职务评聘、培养培训、调配交流、档案管理和考核考查。但长期以来,我市按照“教师等同于国家干部”的观念,忽视其专业性,采取多部门协调的办法招聘教师。这是一把“双刃剑”:一方面,由多部门协调选聘教师,起到了相互制约与平衡、防止权力过于集中的作用;而另一方面,仅通过两次考试(笔试、面试)来招录教师,难以选到具有专业水准、真正优秀的教师。因此,在今后的教师招聘录用中,要给予学校一定的自主权,在全市招聘计划内,用人学校可根据编制、学科需要等,提出用人计划,由教育局牵头,人事部门配合,用人学校参与,纪检监察全程监督,在符合教师资格条件的人员中公开招聘,然后,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。

  2.建立保障机制。

  一是化解学校债务。政府、学校迅速制定化解债务的具体计划,多渠道、多举措、分步骤对四所市直普高的债务进行化解。这是解决市直普高诸多问题的关键。二是加大经费投入。建立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,逐年加大投入,改善学校的设施设备,提升办学水平,尽快缩小与周边县市的差距。三是落实高中教师绩效工资。出台高中阶段绩效工资实施方案,将高中教师绩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。

  3.加强队伍建设。

  一是补充教师编制。对缺编的学校,通过招聘、调配等方式迅速补充。以保证正常的管理与教学。二是打造名优队伍。通过“留、引、培”等措施, 打造我市名优教师、名优校长队伍。落实绩效工资,提高教师待遇,建立激励机制,用待遇、用感情留住谋求外调的优秀教师。“他山之石,极易攻玉”,制定优惠政策,从外地引进名优教师。按教职工工资总额1.5%,足额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,分批安排教师以访问学者身份, 赴重点师范大学或知名中学拜师学习, 以三个月或半年为一个访问周期, 着力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。设立“名优教师奖励基金”,定期评选名师、学科带头人、优秀青年教师。建立名师工作室制度,充分发挥名师引领示范作用。启动班主任队伍建设专项工程,提高班主任津贴,设立“班主任成就奖”,激励方法独特、管理有效、学生喜爱的班主任毕生不间断从事班主任工作。三是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。通过交流、晋升、解聘等多种措施,激活校级管理干部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活力。选送校长、管理干部参加专题培训、高级研修、考察学习,开拓视野,更新观念,借鉴经验,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,培养出一批名校长及优秀管理干部。四是启动教师、校长交流制度。教师、校长在某一校工作一定年限后必须交流到其他校工作。出台相关交流制度,基本实现教师均衡配置,保障学校均衡发展。

  4.调整发展思路。

  高中集中在城区已成现实,农村高中也不可能恢复。因此,应对四所市直普高进行准确定位,重新做好发展规划。

  我们认为湘乡高中布局格局必须调整。改变目前“三档布局,两强相争,一校垫底”的格局。按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不办重点校、不设重点班的精神,调整办学思路,适当缩小高中办学规模,建立高中校长、教师的交流制度,保证各校均衡发展,做到四校并驾齐驱,从而促进教育公平。同时,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剥离“人钱挂勾”,缩少普高招生规模,提高教学质量。制定强硬的招生政策,对违规招生的学校、责任人有严厉的处罚规定,并执行到位。

  教育是做人的工作,也是人做的工作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。湘乡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,那湘乡教育的春天也就来到了,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!

  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
湘乡市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转载
电话:(+86)0731-56771651